龋齿的发生主要与口腔中的细菌和饮食有关。细菌以食物中的糖类为养份并分解产酸,从而破坏牙齿。
1、龋齿是怎样发生的?
口腔中的细菌和食物可以导致龋齿。龋齿可发生于一颗或多颗牙,已萌出的乳牙、年轻恒牙(指已经萌出但尚未达到咬合面、形态和结构未成熟的恒牙)都可能发生。牙齿和牙龈表面常会形成被称为牙菌斑的黏性物质,其中含有致龋细菌。牙菌斑中的细菌以食物中糖类为养份并分解产酸。在人进食后,细菌产生的酸会侵蚀牙齿长达20分钟甚至更久。
随时间累积,细菌产生的酸便会破坏牙釉质,形成龋齿。牙齿被龋坏的程度越深,龋齿就越严重。
2、易患龋齿的高危人群有哪些?
容易患龋齿的高危人群包括:
刷牙不规律或不规律使用牙线者,以及未接受过口腔健康检查和清洁的人群。
喜食高糖食物者。
喂养方式不当,例如含奶瓶或母亲乳头入睡、夜间哭闹以哺乳安抚。
摄入氟不足的人群。氟有助于牙齿抵御牙菌斑中产生的酸,从而预防龋齿。
唾液分泌不足的人群,口呼吸者。
吸二手烟的人群。
牙齿正在生长和发育中的儿童,其新牙中的矿物质形成尚不充分,因此较成人更易患龋齿。
婴儿也会有患龋齿的风险。对于含奶瓶入睡的婴儿,奶、婴儿食品或果汁中的糖均可能会使其患奶瓶龋。婴儿出生时口腔并无可导致龋齿的细菌,但会通过与成人共用餐具感染。